日志技术分享
一、“转换门”事件暴露出期货公司现有管理模式的缺失 前段时间,某期货公司的一个营业部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到客户整体转换门庭一事震惊业界。行业内各公司之间人员流动本属平常,可像这么大规模的整体流动却是前所未有。营业部的员工跳槽无非是为了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和较好的薪酬待遇,但客户跟随从业人员跳槽又能得到什么?为什么客户宁愿跟随从业人员跳槽也不愿意留在原有期货公司?这并不是一件单纯的跳槽事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危机足令我们警醒。但纵观整个期货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在对营业部的管理上都与该公司相似。这正说明,期货公司的管理到了一个亟需改革的时候了。 以前营业部大多依靠公司支撑,由于期货公司网点稀少,营业部除了承担单一的客户开发职能外,很少承担其他职能,管理起来十分方便。期货公司对营业部普遍采取单独核算、业务分区管理的模式。这一被诸多跨国公司早期所常用的模式更大的优点就是拥有众多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整体效益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从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在期货市场发展的初期以及期货公司起步之初效果十分明显。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司对外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不高;对内生活在公司“高压”之下的营业部员工对公司普遍缺乏归属感,工作上出现精神离职的现象也大范围地存在。各个公司在一味强调业务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客户服务,最终形成了客户只认可某个从业人员而对公司不认可。再加上近来期货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人才也严重流失,因此出现部分客户甚至绝大部分客户随从业人员流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新形势下期货营业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日益临近,商品期货品种不断增加,期货营业部的潜在客户群也被放大,营业部正逐步转换为期货公司从事市场开拓的主要力量,承担的职能也由单一的客户开发转换成为集客户开发和客户服务于一体,成为树立公司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期货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可以预见未来期货公司营业部的市场开拓能力会越来越强,在期货公司中的地位及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要。因此,目前各家公司都纷纷在一线甚至二线城市增设营业部,但是新设立的营业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如何对越来越多的营业网点进行有效管理则是当前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目前,期货公司必须改变对营业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 三、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几种管理模式及特点 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至少要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狭义的管理模式,即总部对营业部的管理模式;其次是广义的管理模式,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具体的管理模式,而且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确定、总部及各下属营业部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营业部组织架构的具体形式选择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三个层面是对与管理模式相关的一些重要外界因素的考虑,涉及到业务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体系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期货公司总部的集、分权程度,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大致可以分为操控型、战略管理型和财务管理型三类。 操控型:也就是目前业界比较通行的管理模式。总部从业务目标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营业部只负责市场开拓。为了保证业务目标的达成,总部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如总部负责管理各营业部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解决各种问题,总部要设立大量的职能部门,机构臃肿程序繁琐。一份普通的市场开发计划可能会涉及几个部门,需要不同的领导审批。等到领导审批完毕,早就错过了计划的更佳执行时机。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是头脑,下是手脚”。在这种管理制度下,业务人员在公司的地位低下,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自然做不到尽心尽力,也许还会敷衍了事。客户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服务理念也很难认同理解,自然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战略管理型:公司总部负责公司的财务、资产运营和整体的战略规划,各营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只负责营业部的设立,在具体工作上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营业部执行。为了保证各营业部目标的实现以及公司整体利益的更大化,公司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工作进行综合平衡、提高综合效益。如平衡各营业部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各营业部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更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跨国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理模式。受营业网点的影响,目前很少有期货公司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但随着期货公司自身实力的不断加强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期货公司在对营业部的管理上不得不面临转型的问题。 财务管理型:公司总部只负责整体的财务和资产运营、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营业部的设立及规划工作。各营业部每年会给定各自的财务目标,这有点类似承包责任制的味道。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营业部业务的相关性不大。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作,因此总部的职能人员并不多,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有头脑,没有手脚”。 还有其他一些模型设计方式,如分成经营式、战略式和控股公司三种模型,其基本原理也与前面描述的模型相似。也可以分成两大类,纯粹的管理和具有市场开发的管理。纯粹的管理是公司对营业部的业务没有直接的指导,主要负责对外宣传、树立公司的品牌;具有部分市场开拓功能的管理是通过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公司的职能部门等方式对营业部业务进行协调和影响,公司可以考虑设置统一服务、统一推广、统一研发等功能。 可见,操控型和财务管理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理型则处于中间状态。而战略管理型也比较符合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公司发展的需要。 四、健全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体制 我国期货业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中,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也需要期货公司在很长时间内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首先,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需要一个科学、明确的战略方向,要确定基本的管理思路。 其次,应该重新明确和调整总部的职能定位,把该管的管起来,不该管的坚决放下去。例如:一些营业部的规模已成倍地扩大,而公司的管理者对营业部仍然沿用原有的一套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这自然是行不通的。目前形势下,对营业部改革和向营业部放权势在必行。 再次,由于战略目标和管控模式的改变,相应的支撑体系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和学习系统都要跟上。比如,部门职责的变化必然引起岗位职责的变化,从而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也应进行调整。再如,原有部门权力职责的改变必然要求有新的工作流程相匹配。 一个行业或公司在不同的发展周期,其管理及经营模式需要相应的转变。在市场起步期,营业部首先需要去开拓市场,力争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需要强有力的市场渠道开发能力,因此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在这些方面的功能必然首先突出出来。到了快速增长期,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则需要满足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和争夺新的、更高端的市场。因此,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需要突出创新。而到了成熟期,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则需要在进一步提升上述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满足开发现有客户的潜在价值和强化对客户深层次服务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以客户群划分来搭建自己的组织结构的原因。 目前期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期货行业归根到底也是属于金融服务业,大可以参照银行业的模式来进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管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管理观念。目前期货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金融衍生品的引入必将大大吸引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同时,由于个人和广大企业对期货的逐渐理解和接受,也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运用衍生品进行避险、套期保值和投资。因此,营业部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业务开拓部门,要想发挥出较好的规模效益,发挥其信息据点的作用,期货公司就必须转换管理观念。管理职能要由操控型管理向战略型管理转变。 2.期货公司要想实现对营业部的有效监控,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营销管理、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并要注重营业部的规范化建设以及适当授权。如果一味让营业部脱离公司的发展而独大,营业部整体转换门庭的案例仍有可能继续上演;反之若公司对营业部监控过严,则营业部难具竞争力。要想改变对营业部的监管“严则死,放则乱”的现象,就要依据营业部的规模确定其承担的职能以及相应的分配机制。公司除给予营业部必要的自 *** 外,其日常业务也应当接受公司总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积极进行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营销手段创新、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创新等。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期货公司都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营业部在开展业务以及客户服务上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因此,期货公司在对营业部的后台支持上,除了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保证客户交易畅通外,还要建立强大的研发中心以及客户服务中心,在服务手段以及服务内容上创新,对所有营业部的客户进行统一的服务,培养客户对公司而非个人的认可,形成品牌效应。 4.完善激励机制。由于国内期货市场起步较晚,期货公司盈利能力仍然较弱,导致期货公司的激励机制严重滞后和缺乏创新性。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对公司的归属感。期货公司应当依据“责权明晰、适度授权、务实高效、合理分配”的原则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对营业部的考核除考核业务成绩外,还可以依据不同人员
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主要有利于促进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加速商品流通,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具体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上的意义,如下:
1、对我国宏观经济上的意义有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为 *** 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对我国微观经济上的意义有形成公正价格;对交易提供基准价格;提供经济的先行指标;回避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商业风险;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吸引投机资本;资源合理配置机能;达到锁定生产成本、稳定生产经营利润的目的。
扩展资料:
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
期货市场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期货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
1、期货交易所
期货交易所是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设施、服务和交易规则的非盈利机构。交易所一般采用会员制。交易所的入会条件是很严格的,各交易所都有具体规定。
2、期货结算所
当今各国期货结算所的组成形式大体有三种:结算所隶属于交易所,交易所的会员也是结算会员;结算所隶属于交易所,但交易所的会员只有一部分财力雄厚者才成为结算会员;结算所独立于交易所之外,成为完全独立的结算所。
3、期货经纪公司
期货经纪公司(或称经纪所)是 *** 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提供有关期货交易服务的企业法人。在 *** 客户期货交易时,收取一定的佣金。作为期货交易活动的中介组织,在期货市场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期货交易者
根据参与期货期交易的目的划分。基本上分为两种人:即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货市场
传统期货公司无法回避互联网金融,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把握机遇,以互联网思维去重构新的商业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只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未雨绸缪,前瞻性、战略性地做好各项准备,就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通过专业化的转型升级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互联网企业“涉期”将会给原有商业模式带来两大冲击
1、对期货公司经纪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企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免费,即所谓“前向免费获取用户,后向收费获得收益”,从阿里巴巴打败易趣网,360将杀毒软件全部赶出历史舞台等案例均可证明,免费是极其有效的占据市场、获取用户的手段。
一旦互联网企业介入期货市场之后,一定会祭起免费大旗,即使限于监管等种种因素不一定可以真正零佣金,他们也一定会大打价格战,将期货市场佣金降到几乎为零。
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边际成本极低,而且从战略角度考虑,为了获取用户,他们可以暂不考虑是否盈利,所以他们可以把通道业务做到极致。而传统的期货公司业务收入单一,限于成本无法打价格战,最终的结果是大多数的客户被挖走。
2、对期货公司利息红利的冲击
长期以来,期货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项:经纪业务收入和客户保证金利息收入。对很多期货公司来说,保证金利息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客户保证金存放在期货公司是没有利息的,这个是期货行业长期以来的惯例,可以称为期货公司的利息红利。
但是一旦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这个利息红利也会很快归零。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其实就是通过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抢去了银行的活期存款,此类货币基金现在越来越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企业控股的期货公司只要宣布存放在他们那里的客户保证金可提部分能自动转入余额宝(或其他类似产品),从而获得不低于年化4个点以上的收益,期货市场一半以上的客户保证金可能会搬家到他们那里。即使期货公司同意给客户利息,也达不 *** 币基金那么高的收益,因此对期货公司来说,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
如果说价格战仅威胁到一批规模小业务单一的仅靠低佣生存的期货公司,那么利息战将不但使得这类公司难以生存,而且严重威胁到所有的期货公司,包括排名前50位的大型期货公司,他们的客户数量不会减少,但客户保证金规模一定会大幅度缩水。
一旦中国期货市场崛起一个互联网期货公司,其一家公司客户权益可能在一两年内达到500亿元规模,甚至可能会更大。期货行业将会重新洗牌,排名后50位的期货公司可能会难以生存,并购频现,但壳资源价值严重缩水。
二、互联网期货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1.短期不以盈利为目标
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行业,其战略是为平台上的用户建立一个“金融生态圈”,为其提供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各种金融服务,可以不要求短期实现盈利,他们将会以价格战甚至免费来迅速获取客户资源,占领市场份额,而传统期货公司没有其他渠道消化成本,所以根本无法竞争。
2.巨量的潜在客户资源
即使不发起价格战,互联网期货公司仅以其母公司平台拥有的巨量的客户资源即可带来难以估量的新增客户。腾讯微信、阿里巴巴支付宝等动辄拥有超过6亿用户,阿里巴巴平台拥有4800万企业用户。以期货产品、资管产品、子公司业务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推介营销,即使万分之一的转化率也会为期货公司带来可观的客户和资金。另外,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基金行业、证券行业之后,可以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大数据定位分析、交叉销售、互相引导介绍客户,进行统一金融服务,也可以带来传统期货公司不可企及的客户资源。
3.可共享的极低IT成本
互联网企业本身拥有极强的技术实力,在机房、 *** 、云平台等方面拥有普通期货公司难以想象的资源,其下设期货公司完全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可能不需要很多成本即可实现高效运营。
4.极致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企业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因拥有极强的自主开发能力,他们可以轻易开发出拥有极致用户体验的交易客户端软件、行情软件、网站系统,以及针对客户的各类服务软件,轻易地黏住客户。而期货行业期货公司技术系统仅靠采购,根本没有自主开发能力,即使有创新思路也没有能力实现,现阶段期货公司更大的矛盾在于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系统供应商服务响应能力严重脱节的矛盾,传统的期货公司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这却正是互联网企业的强项。
劣势
互联网企业进入期货行业,因为他们要实现其整体的金融平台战略,所以一定不会与行业大型期货公司合作,他们一定会收购或控股一家小型的期货公司,小型期货公司必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期货专业管理人才不足
期货行业经过券商进入掀起人才流动之后,小型期货公司往往难以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现有的人才在互联网企业介入后业务爆发性发展的情况下能否胜任尚需考验。投资咨询、资管、子公司等因无牌照导致人才空白而无法开展业务。期权、做市商等业务2014年即将推出,小型期货公司根本没有人才储备,若想开展此类业务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
2.营业网点或布局不足
虽然金融期货刚刚放开了临柜开户的限制,但还是无法实现 *** 开户,目前还需要上门开户,这样就会给网点布局少的期货公司带来较大的成本。普通小期货公司客户数量少,影响尚可接受,但互联网期货公司主要是服务数量庞大的小客户,网点少会带来极大的成本,甚至无法开展业务。
3.创新业务牌照不足
小型期货公司往往仅有经纪业务牌照,而没有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子公司业务等资格,因此互联网企业收购之后无法以咨询、资管、风险子公司的业务来弥补营业网点不足带来的服务能力缺陷。
4.国际业务能力不足
小型期货公司没有能力和渠道开展国际业务,而中国的期货公司走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已经有很多公司早已布局,期货本来就是与全球信息息息相关的行业,国外的金融企业在走进来,国内的期货公司在走出去,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和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期货公司的国际化将会带来很大的业务增量,这一点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短板。
三、期货公司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期货公司的优势是传统期货公司短期不可能具备的,而互联网期货公司的劣势却有可能加以弥补。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可以通过猎头挖角等手段快速解决,网点方面的劣势可以通过并购和新设得以扩张,在解决了大规模客户开户难题之后其实对网点的需求就不再强烈。创新业务牌照和国际业务等劣势需要互联网期货公司布局和储备,他们可能暂时不需要这方面的业务,重点会做好通道业务。
互联网期货公司真正威胁到大型期货公司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估计最多需要一年时间。换句话说,传统期货公司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布局和应对互联网期货公司颠覆性的挑战。目前看来,中大型期货公司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做好应对佣金战和利息战的准备
丢掉幻想,放弃侥幸,必须认识到通道业务归零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期货公司平均佣金其实一直在下降,可以说从未上升过,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只是加速了这个下降的过程而已。保证金利息也是如此,凡是被垄断或保护的,都会被互联网破坏性的创新所颠覆。
2、进一步加强中大型机构客户服务
互联网期货公司有个明显的特点是“非接触”或“非现场”,这样才能大规模复制,即通过优秀的电子化平台,简化的设计使得客户在 *** 上就可以完成各项业务,因此他们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可以服务大规模的客户,但这种服务必须是标准化的而非特殊的定制化的服务。对于期货市场中的散户来说,他们由于资金少而受到歧视,享受不了大户的待遇,反而手续费收取标准远高于大户。这些散户将可能被互联网期货公司标准化的服务所吸引,对散户来说,他们享受到了公平的服务,且低廉的佣金更是在传统期货公司中无法拿到,他们很有可能投入互联网期货公司的“怀抱”。
而大型机构客户本来佣金就很低,还能享受到特殊的专业化服务,所以对互联网期货公司的标准化服务吸引力不如散户那么强。继续发挥期货公司专业化的服务能力,维系好机构客户是传统期货公司应对挑战的重中之重。
3、与基金等各类机构密切合作,提供类似余额宝的保证金余额回报方案
大型机构客户对保证金利息确实比较敏感,有的一收盘就把资金划走,开盘再划进来。其实现在已经有部分期货公司挡不住压力开始给一些机构客户利息了,在互联网企业介入之后利息红利会彻底归零,行业惯例将会被颠覆。期货公司必须设法以各类方式对保证金余额进行理财。如果不能做到与互联网期货公司余额宝类似的服务,机构客户的资金就可能“搬家”到互联网期货公司去。
4、建立开发团队,研发创新系统提高客户体验
期货公司现阶段更大的矛盾是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系统供应商服务响应能力严重脱节的矛盾。期货公司没有自己的开发团队的苦果在互联网企业入侵时将会彻底暴露出来。互联网期货公司会快速、轻易地推出各类创新型的服务和产品,而传统期货公司空有创新思路而难以转化为现实,因为长期依赖供应商没有能力研发产品,所以只能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唯有期货公司自己建立开发团队,才能彻底精准把握需求,快速响应,定制独具竞争力的产品,才具备与互联网公司个性化方面一拼的能力。当然限于成本,开发团队应该是自行开发与外包开发的有机结合,底层的交易系统应该与供应商采购合作,而之上的各类个性化应用系统应该自己研发。期货公司重点要培养懂业务需求的系统架构师、规划师和项目经理,其他部分能外包的尽量外包。
5、充分发挥资管和现货子公司业务的作用
互联网期货公司不一定有投资咨询、资管和风险子公司等创新业务,这正是大型传统期货公司的强项,应当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特别是“一对多”放开之后,资产管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资管的收益率一般会高于余额宝之类货币基金,可以以此反向吸引互联网期货公司的逐利客户。另外,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设计多种“非接触”、“非现场”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化交易平台之后,也可以大规模复制,服务大量的客户。所以,传统的有创新业务牌照的期货公司,面对互联网期货公司的入侵并不是没有机会,还是有很多方面可能胜出的。
6、以国际化业务为客户提供整体的一站式服务
夜盘连续交易推出,期权、做市商、外汇期货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期货本身就应该是国际化的行业,期货品种本身就与国际风云变幻息息相关,为客户提供内外盘结合的、整体的一站式服务,也是传统期货公司维持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7、强化期货公司专业化服务能力
互联网期货公司善于以“非接触”等方式服务大规模的中小客户,但还是有很多大型产业客户需要个性化的定制专属服务,需要“接触式”的服务,如协助套保方案制定、期货部门建设、专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并非是互联网期货公司的强项。而传统期货公司经过长期的耕耘,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差异化服务,所以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应对互联网企业冲击、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
以上内容来自金融界,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建议!
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于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价格体制逐步放开。这时,不解决价格调控的滞后性问题,就难以满足供求双方对远期价格信息的需要。1988年5月,国务院决定进行期货市场试点。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正式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从而作为我国之一家商品期货市场,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之一步。
90年代中,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走上了一个"小 *** "。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受到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在缺乏统一管理和没有完善法规的情况下,中国期货市场出现盲目高速发展的趋势。
到1993年底,全国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300多家,而各类期货兼营机构不尽其数。这一超常规的发展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易所数量过多,交易品种严重重复,期货机构运作不规范,地下期货交易四处泛滥,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导致了人们对期货市场的种种误解。
为了遏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国务院授权中国 *** 从1993年开始对期货市场主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和结构调整。至1999年年底,经过七年的清理整顿,各项措施基本到位,监管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秩序趋于正常。经过清理整顿和结构调整。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因相对管理规范,运作平稳而得到保留,15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经过最后的增资审核而得以继续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资格。经过几年的运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选择之下,一批管理比较规范,运作较为平稳,发展相对成熟的期货品种脱颖而出,如:上海期交所的铜、铝;大商所的大豆;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同时经过资格考试和认定,产生了一批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队伍。
2000年12月28日,成立了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期货业协会,标志着我国期货业正式成为一个具有自律管理功能的整体。至此,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趋于完善,一个相对独立的期货业基本形成。同时,期货市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是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较为规范的市场组织体系;二是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的场所;三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场所。
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分为品种转换,政策肯定与支持两个阶段。
品种转换阶段:从重规范到重发展的过渡阶段以2000‘年中国 *** 实行“扶大限小(扶持大品种,限制小品种)”为主要标志,表明行使监管职能的国家部门已经初步准备结束试点,让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整体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试点阶段,期货市场既取得了一定经验,又付出了一定形象和信誉损失,可以说是为取得经验支付的成本,但这种成本不能无限期的由社会支付。
在试点阶段,小品种的交易既无损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又可以在运行中总结经验。但没有期货市场社会功能的更大发挥,期货市场就会游离于国民经济体系之外,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而期货市场不能发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功能,仅剩投机功能时,其和赌场就更为相似,同时,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这对于资本短缺的国家来说,更是非常不利的。
让期货市场尽快融人中国经济体系是中央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期货市场当时主要的阶段性目标。让期货市场融入国民经济,首先要控制市场风险,不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要尽快地实现关系国计民生品种的稳步活跃,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2000年前,由于制度约束,期货市场活跃的几乎都是生产和流通量都小的品种,如郑州市场的绿豆连续数年一枝独秀,更高时曾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量的57%(其他品种如小麦成交量很少)。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使制度约束有所改变,但由于路径依赖,投资者很难自觉地较快而平稳地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品种。中国 *** 在确定促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品种活跃的战略目标后,必须考虑路径选择问题。如何“扶大限小”?交易成本和投资回报是投资者考虑是否转移投资的基本因素。为此,中国 *** 提高了当时非常活跃的绿豆的交易保证金,降低了大品种的交易保证金,从而基本实现了活跃大品种,限制小品种的战略目标。
政策肯定与支持阶段。以2004年1月31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为标志,《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这是在中央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期货市场。
《意见》反映了中央高层对多年治理整顿结果、试点交易所的基本认可。在中央发出这一信号后,阻力重重的新品种上市工作迅速取得进展,在2004年上市的品种有棉花、燃料油、玉米,这是自1998年确定各交易所上市品种以后近6年来,之一次上市期货新品种①。之后,2006年1月,又有白糖、豆油两期货品种上市交易。2006年12月,化工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说,《意见》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又正式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6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内以金融期货交易为目标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这一事件表明:一,在从商品期货起步,经过多年的试点之后,中央 *** 肯定了期货市场可以服务于中国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二,中国的金融市场在现货市场单兵突进的同时,也遇到了制度上的瓶颈,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用衍生品市场的避险功能来保障、促进金融期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至此,中国期货市场经过艰难的试点过程,在规范整顿中逐步发展,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日益显示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要性。在21世纪之初,期货市场发展的法治、政策环境已经具备,一个兼具商品和金融的综合性的期货市场已经初现轮廓。
中国期货市场的历程表明,期货市场内生于商品经济,但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成熟、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发展并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伴随着金融深化,期货市场也必然经历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历程,其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不能脱离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也不能长期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货公司主要从事经纪业务,属于中介机构性质。
所以,期货公司业务完全以开发客户为主。
换言之,客户是期货公司生存的一切,期货公司必须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在期货公司开发的客户中,散户和企业客户各有各的优势,而保持两者平衡是期货公司最期望达到的目标。
散户和企业客户均拥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国期货市场中,散户的数量多于企业客户。
期货公司开发散户的优势有:易于开发、维护较为简单和创造利润更加直接等。
根据实际经验看,散户交易过程中的简洁化深受经纪公司喜爱。
尤其是资金量大的个人投资者,更加成为中介机构的“掌中宝”。
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散户对行情、期货公司和行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市场奇迹的缔造者往往都来源于他们。
一般来说,企业客户来自各个期货品种产业链中的企业。
链条大致分为生产商、贸易商和下游需求商,自上而下的顺序使得结构十分完善。
但是,从期货公司开发、维护和利益角度看,产业链客户始终不能与散户媲美。
因为公司对其所需投入的成本太大,成本与回报是否能成正比却变数较多。
站在未来发展潮流和对期货公司的长期经营来说,走向产业链开发开户对公司日后的稳定盈利、品牌推广、专业服务水平提高皆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然而,开发产业链客户需要具备技巧、专业水准、足够的耐心等。
首先,做期货开发业务十分注重对技巧的把握,也可称为是玩脑力游戏。
无论是对散户和企业,开发时使巧劲会直接影响到开发的进展程度。
但是,开发产业链客户所需的巧劲更多的还在于自己对这根产业链的了解程度。
常规的思路是,摸清生产商、中间商和下游需求商的结构分布,对三者的经营状况和彼此间的互相业务往来模式,要了解得相当透彻。
可以说,每根产业链的背景都大不一样。
比如说,铜的生产商、加工商都很需要介入期货保值;PVC的生产商在强大的产能压力下,选择期货规避风险很有必要,中间商由于现货运作模式,决定了介入期货市场的时间会推迟,或者说,目前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导致规避风险只能建立在现货库存的层面上;PTA企业处于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中间地带,参与期货保值的要求很强烈,生产商可以用控制开机率高低来规避市场的价格风险,下游聚酯工厂在原料价格对生产、销售起到决定性影响力后,依赖期货定价、保值甚至单边投机都显得格外重要。
总之,在对产业链开户开发前,我们需要搞清哪类产业客户群体更具有介入期市的可能性,同时公司的后期维护工作也会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其次,专业水平对于期货公司、个人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
期货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普通的投资者需要逐步培养,高级投资者则需要在专业方面互相博弈。
在当今期货业务中,期货公司间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地步,单纯地靠着传统的吸引客户的手法,已经不再符合潮流。
比如说,一个产业客户在经历多次的被开发后,由不懂变为较懂,此时再依赖低级的开发手段势必行不通。
相反,带着专业的思想去开发,企业必将耳目一新。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业务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站起来就能讲,坐下去就能写。
当然,专业性必须靠长期的积累,频繁的沟通,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得到。
个人品牌的树立也是来源于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只要能不断壮大自身的声望,在开发客户上就能显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效应。
组织讲课、搞沙龙等活动可以聚拢大批企业客户,一来可展现个人魅力和专业内涵,二来也能在企业圈子内形成共鸣。
做人、做事都需要耐心。
做产业链的期货开发业务需要更多耐心。
“耐心总是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对行情的把握、大局观的建立以及策略性的操作都是决定客户是否尽快入市的关键要素。
但是,对于中大型规模企业来说,给予足够的耐心是必须的。
性格决定命运。
做期货业务,性格同样左右着业务规模的发展。
理论上看,开朗活泼的人应该能做大做强业务。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专业性的逐年提高,这类人用老一套办法开发业力未必能如愿奏效。
反之,性格内敛的人在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积累和整合各种专业知识后,其内功必然会使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感受到很强烈的吸引作用。
站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内向的人更显深沉,一种“少而精”的风格会使自己更具个人魅力。
从事期货行业,不管是搞研究还是搞业务,积累是根本所在。
坚强、坚韧的性格决定了你的期货命运。
网站首页:最新期货开户网
期货开户微信:527 209 157
本文链接:http://jienve.com/post/58622.html
Copyright 2010-2024 最新期货开户网 网站地图 微信:527 209 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