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技术分享
煤化工的期货品种只要是有色期货,其中主要是集中在各类金属上。
一、煤化工的期货品种有哪些。
煤化工原料主要是动力煤,期货市场上受煤化工影响的品种主要有:甲醇、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纯碱等。首先,甲醇是煤化工中煤制烯烃的重要原材料,其次,聚乙烯和聚丙烯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纯碱本身不是,如果生产纯碱用的二氧化碳是经过煤气化,变换,甲醇洗等工序制的的,那么纯碱也可以算是煤化工产品。
二、动力煤的走势分析。
动力煤的走势很复杂,新闻也能经常看到缺煤和全国大范围拉闸限电,近20年都没有过这样缺电,动力煤这个走势,商品没有见过,超买再超买,5月份大宗商品暴涨,还有宏观政策调控,压制,但9月22日,国常会再次指出,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保障冬季电力、天然气等供给,交易煤化工,短线一定轻仓带损,所以商品走势是非比寻常的一年。
【拓展资料】
1、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学加工过程。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2、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煤化工有着广阔的前景。在煤化工可利用的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焦煤期货是一种以焦煤为标的物,利用期货合约的标准化特性,制定的商品期货合约。
7月7日,大商所进行了焦煤期货品种的全市场交易测试,当日焦煤期货测试交易量万手,总持仓量为万手。大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和结算环节均正常,该交易所还将进行第二次全市场测试。当日,测试交易共挂牌焦煤合约8个,合约规格为一手30吨,合约挂盘基准价为1600元/吨,更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更大下单数量为2000手,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盘基准价的8%。当日参加测试会员166个,登陆席位527个。
焦煤期货标准合约
焦煤期货背景
焦炭期货已经在大商所上市,焦炭期货品种的上市有利于国内焦炭行业的健康稳定运行。但是我国整个煤炭市场错综复杂,单单只有一个焦炭期货品种远远不够,在此背景下,焦煤期货更加顺势而为,以及后面的动力煤期货的更加有利于煤炭市场的发展。
大商所已初步完成从农产品市场向综合性市场转变、从东北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和国际化市场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大商所共计成交亿手合约、成交金额万亿元。近三年来交易所的交易量、交易额均超过此前建所14年以来的总和。
"十二五"期间,大商所将重点推进能源产品、化工产品、农畜、农资、粮食、油脂油料六大板块的期货研发,积极推进焦炭、焦煤、生猪、化肥、粳稻等新品种上市,实现由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期货交易所的转变。
焦煤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1.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是判断焦煤市场变化趋势的关键因素。当经济进入上行周期,下游钢铁、焦化企业产品需求旺盛,企业产能开始扩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焦煤价格上涨;反之,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汽车等终端需求减弱,钢铁、焦化企业库存增加,企业开始缩减生产规模,控制生产成本,上游原材料供大于求的局面会导致价格下跌。
2009年,我国国民经济不仅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 *** 措施反而拉动钢焦产量持续高位增长,也使得对煤焦的需求愈加旺盛。受到焦煤资源少、新增产能较少和焦煤主产地铁路运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焦煤市场整体呈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逐步上涨。
2011年下半年,中央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汽车行业逐步降温,终端需求也得到抑制,同时也抑制了炼钢、炼焦行业对焦煤的需求,焦煤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逐步下降。
2.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2007年以来,涉及煤炭成本的全国性政策主要有三类共10项,这些政策的集中出台,使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焦煤吨煤增加成本150元-200元。焦煤资源性、政策性成本上升,必然对焦煤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一方面需要煤炭企业内部消化,另一方面必然会传递给下游企业,从而影响焦煤价格。
2005年-2007年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整合的试点省,对地方煤矿进行了大规模资源整合,关闭淘汰整合9万吨以下的地方煤矿,2008年更进一步关停所有30万吨以下小煤矿。2009年,山西省屯兰矿难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小煤矿大量被关闭导致中国炼焦煤出现大量短缺。短期来看,关停并改会减少炼焦煤的产量,加剧供小于求的紧张局面,但是从长期来看,还是有利于产业向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稳步提高焦煤的产量和质量。
接下来由“易煤网”通过相关资料为您详细分析:我国的煤炭价格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之一阶段是1993年到1995年。其间1993年到1994年国家分两步放开了煤炭价格。由于煤炭、电力企业改革的不同步,价格争议不断,从1994年国家又开始对电煤“放而不开”,确定电煤价格上涨幅度,进一步明确了对全国电煤实行指导价。
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2001年。其间国家试图建立一种“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电价实行的是“顺价”政策,即国家确定一个煤炭指导价,电力价格相应提高,使电力企业消化因煤价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末真正“联动”。1997年以来,计划内电煤价格下跌,按照“煤电价格联动”设计的初衷,电价应该下调,然而实际上是,电价在1994年至2001年的7年中只涨不落,电煤价格却一路下滑,“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4年6月。国家从2002年起取消了电煤指导价,实行市场定价。其间,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增长,煤炭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但电价没有放开,电煤供应没有完全走向市场,国家不得不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对煤电两个行业进行协调,又在取消“指导价”后出现了“协调价”,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但并末用“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四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国家重新启动“煤电价格联动”,并形成一整套政策和机制。此次“煤电价格联动”是源于国办发[2004]47号文。47号文件更大突破是“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此后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出是电价随着煤价动。从此,煤价完全市场化。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煤炭价格的过快上涨,虽然发改委屡次出台《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通知》,但对市场煤炭价格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1993年煤炭价格逐步放开到现在,我国煤炭市场一直存在重点煤炭订货合同价格(计划价)与煤炭交易合同价格(市场价)两种价格形式,绝大部分时段是市场价高于计划价。由于市场价更能反映煤炭市场真实的供给和需求情况,我们以市场价作为分析的对象。
以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来看,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因素。煤炭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类商品,同样符合这一基本规律。那么,要研究煤炭价格走势,就要从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的增长。专业人士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普遍采用的GDP增长率的数据,考虑到中国GDP统计的种种弊端,比如其真实性问题就经常为人所诟病,我们选取了与经济增长联系最为密切的发电量的数据。因为电力不存在库存的情况,造假的可能性最小,也是最为真实的经济数据。
炭供给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新增煤炭产能的增加,即新煤矿的投产,或老煤矿通过技改提升产能,这一切均可以通过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反映出来。
成本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煤炭的价格,而是通过影响煤炭的供给来影响价格。价格低于成本,煤矿陷入亏损,自然就会减少投资,甚至于停产,以减少亏损,供给减少到一定程度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价格高于成本,投资者有利可图,自然会加大煤矿投资,供给自然会增加,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特别是大多数从事地下开采的煤炭企业,一旦发生事故都会造成重大伤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国家对煤矿安全事故极为重视。如果发生一次重大煤炭事故,该区域的大部分煤矿都会被强制进行一段时间的停产整顿。由于煤炭行业的地域性较强,这种停产整顿在短期内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煤炭供给,进而影响短期内的煤炭价格走势。
煤炭价格市场化之后,国际煤炭和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影响国内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国际煤炭市场的风向标澳大利亚BJ现货交易价格。国际煤炭和石油价格均是从2003年开始快速上涨的,2007年至2008年7月达到顶峰,这与国内煤炭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煤炭贸易,使得国内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特别是在2007年~2008年之间,由于市场需求加上投机炒作资金的推动,国际原油期货和煤炭价格出现了暴涨暴跌的走势,直接引发了国内煤价的暴涨暴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对煤炭的需求。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次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达到 *** 。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国家大幅削减消费支出,极大的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加工业。为应对经济衰退,中国 *** 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 *** 计划,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有所回升,但出口仍然低迷,与煤炭和电力相关的钢铁、有色金属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各行业的产能过剩仍然很严重,这给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决定了煤炭需求在未来一两年内不会有大的增长。
同时,根据前文分析,前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保持在较高的位置,2007~2008年的平均增速为28.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215亿元,按照吨煤400元的投资额计算,将新增产能10亿吨,这些产能都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集中释放。
产能增加而需求没有改观,因此,我们判断煤价继续向下的压力非常大。
所谓煤炭期货,顾名思义,就是规定未来一定时期交货的煤炭商品,但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反复 *** 、反复买卖的标准化合同。
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4.0亿吨标准煤,增长2.4%;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增长3.7%;能源自给率为90.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能源对外依赖程度增加。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较大,能源消费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2012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已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50.2%,居世界之一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6.6%,其它相对清洁的能源消费占33.4%。这和世界平均水平正好相反,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29.9%,其它相对清洁的能源消费占70.1%(图2-25)。
图2-25 2012年中国和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我国能源结构不断改善,煤炭和石油的比重不断下降,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不断上升。据估算,2013年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2006年减少0.5个百分点,石油减少2.5个百分点,天然气提高1.2个百分点,其它一次能源提高1.8个百分点;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2006年减少4.5个百分点,石油减少0.5个百分点,天然气提高2.8个百分点,其它一次能源提高2.2个百分点(图2-26)。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30.6%,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风电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增长34%,核电发电量1107.1亿千瓦时,风电首次超过核电。同时,2013年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447万千瓦,淘汰落后煤矿1874处、产能约2亿吨。
图2-26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重拳治理环境、防治大气污染,压减煤炭消费,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5%以下。在优化能源布局方面,国家将推进煤炭煤电大基地和大通道建设。重点建设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
煤炭供需继续呈现总体宽松态势。煤炭产量和需求皆小幅增长,库存仍处高位,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供应能力平稳增长,煤炭产量36.8亿吨,增长0.8%,增幅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居世界之一位(图2-27)。需求平稳,估算消费量36.6亿吨,增长3.7%,增幅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库存仍处高位,截至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8400万吨,增加7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天数19天。企业利润下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2369.9亿元,下降33.7%。
图2-27 原煤产量变化
专栏7 煤炭行业政策回顾及展望
2013年煤炭行业政策回顾: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 *** 和市场的关系,对 *** 和市场进行重新定位;二是体现在煤炭期货市场发展方面。3月22日,炼焦煤期货合约开始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9月26日,动力煤期货合约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炼焦煤和动力煤期货接连上市,意味着煤炭现货市场开始与期货市场协同发展,煤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另外,8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013年8月30日起,取消褐煤的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出,未来几年部分区域煤炭消费量将逐步减少,同时煤炭清洁利用力度将逐步加大;禁止进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研究出台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2014年煤炭相关政策展望:在2013年煤炭市场化取得显著进展的情况下,2014年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有望启动。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或将出台。
石油生产增幅放缓。生产原油2.09亿吨,增长1.8%(图2-28),增幅比上年放慢0.5个百分点。估算原油消费量4.83亿吨,增长3.4%,增幅比上年放慢2.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4.79亿吨,较上年增长3.3%,增幅放慢0.4个百分点。
图2-28 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同期对比
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天然气产量1170.5亿立方米,增长9.4%,增幅比上年加快5.0个百分点。估算天然气消费量1653.2亿立方米,增长13.0%,增幅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
发电5.4万亿千瓦小时,增长7.5%,增幅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7.0%,增幅加快6.4个百分点;水电增长5.6%,增幅减少17.6个百分点。电力消费量5.3万亿千瓦时,增长7.5%,增幅加快2.0个百分点。
网站首页:最新期货开户网
期货开户微信:527 209 157
本文链接:http://jienve.com/post/50777.html
Copyright 2010-2024 最新期货开户网 网站地图 微信:527 209 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