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技术分享
一、交易门槛 债期货的准入门槛,沿用了股指期货的适当性制度原则,开户门槛依旧为50万元。但国债期货设计交易保证金率为2%,一手为标的100万元的国债,交易一手需要2万元保证金。只需要两万元就可以交易品种,却设置了高达50万元的门槛,无疑将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拒之于门外了。 点评:如果仅就此条就下结论说对A股没影响或影响很小,显然有失偏颇。因为毕竟明显存在资金的分流。如果记得不错,327国债期货后紧接着就出现了5.18井喷行情。同时,本着公平的原则,放开开户条件让中小投资者参与也是可以预期的。 二、利率市场化的先导 国债期货与利率市场化互为因果。因为国债期货交易的就是资金价格。以5年期国债期货标准合约100万元而论,它交易的就是5年后这100万元值多少钱。这个价格通过国债期货买卖双方而定,而它上下浮动的幅度,就将影响利率。目前,我们的利率由央行确定,国债期货推出后就有可能由市场来确定。 点评:市场化的利率本身就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认为期货推出就能利率市场化就未免太天真了。因为央行一样可以进场交易,从而主导利率走势。其实,美联储就是这样干的。 三、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广,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加强,境外持有人民币的 *** 和机构,购买和持有我国国债的需求日趋强烈,也需要运用国债期货来管理持债风险。 点评: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买了那么多美债、欧债,难道其它 *** 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况且,这个市场的交易量绝非当今国内任何一个市场可以比拟的,套现太容易了。
; 1、初学者要根据爱好选
对于炒期货初学者而言,技术分析工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爱好而定。有投资者认为,指标的交叉(比如KDJ指标)简单易懂;有投资者认为,不同周期均线的交叉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更好用;做超级短线的投资者则认为,盘口的变化更能直接、高效、真实地反映市场多空的力量及方向变化情况。
2、选择后一定要坚持
不同的投资者“口味”不同,选择的主要学习内容也不同。之所以如此,或是初步认知,或是旁人介绍,或是曾经的历史示例影响,或是“之一感觉印象”影响,等等。投资者的这些选择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后能否坚持,以及能否认识到“不好用”之处。
3、形象的技术分析不一定容易
形象的技术分析(如KDJ指标、均线系统等)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门槛比较低,容易上手。但因这种技术分析工具被“加工”过,一定程度上“失真”(多空的本质反映),因此其有效性比较低,而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更进一步地学习与研究。从这一角度看,形象技术分析不比抽象技术分析学起来容易。
4、抽象技术分析不适合初学者
抽象技术分析(如量价关系、盘口动态分析等)因其基础要素是一些原始的数字或现象,需要投资者进一步思考琢磨,并且自行对其“加工”后,方能得出看多或看空的结论。因此抽象技术分析更难学,进入的门槛也高,不容易上手,学习过程中还会碰到很多难点。
对于初学者而言,一般来说,会选择形象的技术分析,即使一开始选择的是抽象的技术分析,但很可能由于困难较大而放弃,最终还是转向形象的技术分析。
5、抽象技术分析更有效
技术分析的最终用途是判断多空形势,以便在合适的价位介入。在应用方向,抽象的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正确率都比形象的技术分析高,因为抽象的技术分析是建立在多空本质变化的基础上,离真相更近一些。
形象的技术分析是经过电脑“加工”计算后形成的一种图象(图形),很容易失真。比如KDJ指标向上或向下交叉,很多(超过一半)情况下,交叉后反而向相反方向运行。
比如国债期货(1412合约的日K线)10月8日出现了KDJ指标向下交叉,按照形象的技术分析来判断,未来应该调整,然而国债期货仅10月9日再度小幅下跌,随后开始连续上涨,涨幅相对10月8日高达截至10月20日收盘)。这说明此时形象的技术分析(KDJ指标)出现了问题。
而如果采用抽象的技术分析,如量价及盘口分析等,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10月8日国债期货价格在回落中极度缩量,意味着回调中抛压(前期多头获利盘)并不明显,而10月9日虽然盘中一度跌幅较大,但低点在9月底的调整低点处得到支撑。
当日打压过程中,低位出现明显的增仓放量迹象,这说明在当日打压中,低位有大资金买盘支撑。而随后盘面逐渐回升,更是印证了对盘口量价变化的判断,因此未来国债期货的走势很可能是,充分调整后继续上涨。
因此,炒期货的两种技术分析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品种走势进行判断,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但抽象的技术分析正确率明显更高。不过,要用好抽象技术分析,前提是具备扎实的技术分析基本功,而且能观察入微,前后印证。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市场对于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估值,而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联系则用基差来表示。国债期货的基差指的是用经过转换因子调整之后期货价格与其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国债的期货现货套利策略,本质上则是对于基差的预期变化进行交易。
国债期货交割的时候期现基差是0,因此如果市场上出现负基差,就可以做多基差,如果在后续交易中出现正基差,可以平仓获利,或者持有至交割,获取基差的利润,这是基差交易的基本思路。
基差交易的利润来源于持有期收益和基差变化。基差交易是利用基差的预期变化,在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或者几乎同时进行交易的交易方式。买入基差或者基差的多头就是买入现货国债并卖出相当于转换因子数量的期货合约;卖出基差或者基差的空头则恰恰相反,指的是卖空现货国债并买入相当于转换因子数量的期货合约。
基差的多头从基差的扩大中获取利润,如果国债净持有收益为正,那么基差的多头还可以另外获得该持有收益;基差的空头从基差的缩小中获取利润,如果国债净持有收益为正,那么基差的空头会损失该净持有收益。
相较于其他品种,国债期货更大的特殊性在于其现货标的由多只可交割债券决定,而其他金融期货一般只有一个现货标的,这就决定了为投资者所熟知的期现套利策略可以在国债期货的多只可交割债券上运用。在多只可交割债券上运用的期现套利,其收益机会来源不再是简单的由投资者情绪造成的二级市场期现价格的错杀,由于国债期货跟踪标的会在一篮子可交割券中变动,也就是更便宜可交割券(下简称CTD券)会发生变动,这使得国债期货期现套利有更丰富的收益机会。
市场投资者一般把这种在国债期货运用上延伸了的期现套利称为基差交易策略,可以说基差交易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期现套利,期现套利只是基差交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国债期货的概念: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个主要品种,是指买卖双方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按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券款交收的国债交易方式。
在国际市场上,国债期货是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基础类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从成熟国家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在推进利率市朝改革、活跃债券现货市场交易、促进国债发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国债期货的特点:
国债期货具有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和信用风险低等特点:
之一,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引入了做空机制,交易者可以利用国债期货主动规避利率风险。运用国债期货可以在不大幅变动资产负债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对利率风险头寸的调整,从而降低操作成本,有效控制利率风险。
第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时,国债期货采用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交易透明度高,降低了寻找交易对手的信息成本。
第三,流动性高。国债期货交易采用标准化合约形式,并在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因此流动性较高。
第四,信用风险低。国债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需交纳保证金,并且为了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之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第三,促进国债发行功能。国债期货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工具,促进承销商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常
第四,优化资产配置功能。通过交易的杠杆效应,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能够方便投资者调整组合久期、进行资产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收益率、方便现金流管理。
国债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国债期货最初是发达国家规避利率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及石油危机爆发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涨,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各国 *** 纷纷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且幅度剧烈。频繁而剧烈的利率波动使得金融市场中的借贷双方特别是持有国债的投资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利率风险,市场避险需求日趋强烈,迫切需要一种便利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国债期货等利率期货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
1976年1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90天期的国库券期货合约,这标志着国债期货的正式诞生。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到1980年代以后,美国的利率变动幅度加大,这使得国债期货交易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因此,国债期货的成交量逐渐攀升。
世界上主要的国债期货有哪些:
在美国成功推出国债期货后,为了满足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其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推出各种国债期货品种,全球国债期货交易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球共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期货交易所已推出国债期货产品。
国债327事件原因之深度分析
中证视点:强化中介责任 推进发行改革 松口气 时未至 A股发行可向Facebook学什么 山城里的“麻辣会” 抢手的矿产信托 上交所1、管金生在最后交易日的临收市前抛出700多万口合约把合约价格打压下去。但是在收市后所有未平仓的合约都要进行实物交割,他根本交割不了这么多国债。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事件猜测猜测:管金生在临收市前抛出大量空单的目的有两个:(1)促成协议平仓;(2)打压国债期货的价格,降低结算价格。所谓协议平仓,一般都是在多、空双方都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监管者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双方平仓。协议平仓的原则一般是“赔者少赔,赚者少赚”。在327事件发生前,国债期货市场上已经有过多次协议平仓,并且在327国债事件中多、空双方都违规了,管金生当然不肯就这么束手就擒。于是乎,他就棋行险招,大抛空单,以造成更大的影响,使监管者和社会注意到该事件,并可能发现多、空双方都违规的事实,从而迫使监管者再次行政干预,促成协议平仓。因为协议平仓时的价格一般是以收市日的结算价格为参照的。所以,如果大量抛单的两个目的都达到的话,管金生就可能不仅减少了自己的损失,还能把多头主力(中经开)也拉下水,以解心头之恨。
金融背景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 *** ,“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
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 *** 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 *** 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内部传言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之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 *** 、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之一部具有中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
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
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
管理漏洞管理漏洞,透支交易。中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按“逐日盯市” *** 来控制风险,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
监管职责监管职责不明确。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最初是在地方 *** 的批准下推出的,《办法》颁布前,中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的主要主管机构。财政部负责国债的发行并参与制定保值贴补率,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例行管理,并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 *** 负责交易的监管,而各个交易组织者主要由地方 *** 直接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监管措施上的真空。
网站首页:最新期货开户网
期货开户微信:527 209 157
本文链接:http://jienve.com/post/46707.html
Copyright 2010-2024 最新期货开户网 网站地图 微信:527 209 157 湘ICP备18014167号